*****
弘光元年,改元之后不但未能给南京小朝廷带来丝毫的新气象,相反,党争越发激烈,大悲和尚一案闹了两个月,接着又来真假太子案,童妃案,把南京闹得乌烟瘴气。
与此同时,大学士史可法遣总兵高杰徇河南,正月十一曰,高杰入睢州前,秦牧派来的夜不收人员警告高杰,许定国已有心投清,莫轻兵入城,其部下也纷纷劝高杰不可轻身涉险。
但在许定国派两个儿子前来做人质之后,傲慢的高杰还是带少量人马进睢州城赴宴了。
许定国成功诱高杰入睢州后,于睢州兵部尚书袁可立府第藏书楼下大厅内大宴高杰,侑以歌**美酒。将高杰灌醉,半夜起伏兵杀死高杰。然后许定国北渡黄河向豪格投降。
督师史可法闻讯顿足长叹:“中原事不可为矣,国事尽被许贼所坏”。
其实睢州之变,高杰虽然被许定国暗算了,但他的二十万大军并没有什么损失。
史可法本来应该趁高杰部将因许定国诱杀主帅,投降满清后产生的同仇敌忾之意,改变原先西去洛阳与清军合剿李自成的计划,收拢高杰部稳住河南。
时清军主力分两路,由多铎和阿济格率领,一路在潼关攻打李自成,一路远在陕北榆林与高一功、李过大战,河南和山东兵力极为薄弱,只有豪格的少量清军在黄河北面观望,史可法接管高杰部后是大有可为的。
然而史可法大叹一声中原事不可为后,竟掉头便跑。
高杰部下二十多万大军也跟着南逃,在南逃过程中,大分部溃散。
高杰手下士兵有很多是随孙传庭大败过李自成的关中劲卒,孙传庭在潼关战败后,这些士兵随高杰一路退走山西,窜入河南;
由于高杰军法不严,这些陕西劲卒虽然军纪散漫,但战力不差,之前在淮南抢地盘时,就曾打败过黄得功部。
史可法不思收拢军队,悲呼南逃,致使这支军队溃散,实在可惜。
江苏沛县有个文人叫阎尔梅,他是史可法的幕僚,他力劝史可法收拢这支军队,“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
就这样,史可法一路逃到了扬州。
高杰所部二十多万大军一轰而散,扬州以北成了不设防的地区。
对史可法大失所望的阎尔梅因此写了首诗讽刺他:
左右有言使公惧,
拔营退走扬州去。
两河义士雄心灰,
号泣攀辕公不驻。
此时,清军主力正在兵分两路攻打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为前锋;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为前锋。
李自成亲率十多万大军迎战潼关,二月,清军运来红衣大炮猛轰,眼看潼关守不住,加上李过守卫的延安被阿济格一路清军攻陷,李自成匆匆退回西安,焚毁室庐,带着家眷辎重,出蓝田口,向商州、南阳逃窜,关中由此落入清军手中。
紧接着多尔衮传令留英亲王阿济格继续追击李自成,令多铎率大军回师河南,奔袭江南;
清军多为骑兵,行军速度之快极为惊人。
开封、归德等诸州县望风而降。包括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和刘良佐,也一并降了多铎。清廷褒奖多铎功劳,赐嵌珠佩刀、金鞓带。
西路阿济格率吴三桂、尚可喜等数万劲旅,对李自成紧追不舍,在商州、邓州等地连败李自成,并斩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大顺军许多家眷被清军追获,下场惨不忍睹。
李自成二十万大军被追得如丧家之犬,因担心清军有红衣大炮襄阳守不住,竟然连襄阳也放弃了,留一部分部队依汉水南岸阻击后,大军继续南逃,一路逃向随州,直走武昌。
风雨飘摇,南京君臣还在忙着平息真假太子案,同时阮大铖也利用这些机会,大翻逆案,东林党不甘示弱,在这个时候竟联合左良玉清君侧。
左良玉正担心无法抵抗多铎,与东林党一拍即合,号称四十万大军逼向南京,朝廷急招黄得功和秦牧勤王。
多铎率领的清军顺势而下,与大股降兵克泗州,渡淮河趋扬州。
西面,张献忠率十万大军打着抗清的旗号,北上汉中,准备趁阿济格南下荆襄追击李自成,关中兵力空虚之机,夺取关中。却在凤凰山一带遭到何洛会率领的清军袭击。交战中张献忠身中流箭而亡。
***
天下局势急转而下,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武昌楚王府总参谋部,各种信报雪片般飞来,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作战参谋们不断地根据情报在沙盘上演示,夜不收的谍报人员奔走进出,不时在门口撞在一起。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