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牧回到南京,京中百官也就安心了,文武百官开始全力筹备登基大典。
其实很多筹备工作很早就在做了,只是因为秦牧出征在外,有些事情未经他钦定,未能最后落实而已。
大秦五大都督蒙轲、刘猛、马永贞、李过、李定国。以及霍胜、崔锋、凌战、宁远、高一功、李辰、韩刚、惠登相、金声桓、郝摇旗、秦翼明、苏谨、李九、赵坚、螯拜、胡守亮、郭云龙、秦祚明、秦佐明、阎应元、艾能奇、梁涛、刘体纯、马六两、郑四海、狄中行、刘忠秦、顾容等大批将领,也纷纷赶回南京参加大典。
一时间将星闪耀,齐聚南京。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为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英雄事迹。
其中阎应元与马六两的事迹,更是被编成戏曲争相传唱,天下皆知。
南京城里,所有商家自发地把店铺装扮一新,各种时鲜花卉点缀在店铺的花架上,青香弥漫。
青石板路面上,洒扫得纤尘不染,百姓象过年一样,纷纷换上崭新的衣裳;
秦淮河两岸,香风阵阵,笙歌昼夜不息,宝马香车华盖如云。
各个寺庙也来凑热闹,纷纷开办各种庙会,引来人山人海。
城里城外的空地上,百戏开锣,精彩纷呈,欢呼声满城回荡。
漠南蒙古四十多部头领,或是亲自前来,或是派子侄作为代表,带着大礼赶来庆贺。
葡萄牙驻澳门总督瓦希基,朝鲜世子李浚也亲自赶到南京。这景象颇有当年秦王扫**,诸侯尽西来的味道。
其中李浚为了讨好秦牧,可谓是煞费苦心,除准备一批珍奇异宝外,回国之后,还从朝鲜千挑万选,选出了一名女子,然后由国王李倧封为公主。
这位女子是朝鲜开城郡公李隐之女,芳龄十六,不但长得貌美如花,而且知书达礼,更重要的是会说汉语,有利于沟通。
除了这位文惠公主外,李浚又另先36名美貌女子作为公主的陪嫁,一同前来。
所以贺使之中,就数朝鲜使团规模最大,加上护送的兵丁,人数多达四百。
在南京群臣紧张有序的筹备下,在万众期盼之中,钦天监选定的登基吉日终于到来。
这天一大早,霞光万道,紫气东来,太常寺数百乐工一齐奏乐,洪钟大吕,跌宕起伏,响遏行云。
天街两侧,衣甲鲜明的禁卫力士,手中或持旌旗,右持刀枪,林立道路两旁,远远望去,严整而威武。
南京的百姓,早早就挤到道路两旁,有的为了抢个好的位置,甚至天没亮都来霸位。男女老少衣着光鲜,翘首以待。
在文武大臣拥戴之下,秦牧乘车出宫门,率文武大臣出天街,前往南郊的圜丘坛隆重告祭上天。
满城百姓一见他的车驾起来,顿时欢呼阵阵。
“秦王去祭天了!”
“快看啊,那......那就是秦王,好俊啊!”
“什么俊啊?秦王那叫龙璋凤姿,不知道别胡说。”
“龙璋凤姿不就是俊嘛!”
“唉呀,差点忘了,赶紧去城南........”
别处的百姓没见过开国皇帝登基大典,或许都认为是在金銮举行的。
南京的百姓见多识广,老一辈代代相传下来,都知道这是谬误,实际上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主要的部分是在南郊的圜丘坛前举行的。
后世的君主,他们的皇权是继承自前一代皇帝,只要有前代皇帝的继位诏书为依据就行了。
而第一代君主可没有谁颁旨给他,所以只能请上天“授命”,以此作为自己统治天下的合法性。
所以,便不能在皇宫里成礼,而是要到南郊的圜丘坛来,在这里祭告上天,接受上天赋予的皇权。
秦牧车驾来到南郊圜丘坛时,外围早已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又外三层,教坊司的乐工使劲地奏乐,乐曲气势磅礴,震人心魄。
在乐曲声中,秦牧在祭坛前献上三牲,焚香祭拜上天,仪式隆而重之。
圜丘告祭礼成之后,礼官遣校尉设金椅于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
接着是司马安这个首辅,率领所文武大臣、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这个时候,不能别人一请,你就跑去坐那张金椅,你必须“犹抱琵琶半掩面”,或者象大姑娘上花轿一般,咳咳,总之要含蓄,要谦虚,要勉为其难,要.........
这时呢,是文武大臣表演的时间,只见司马安等人拥上来,将半推半就的秦牧扶拥至金椅坐下,虽然不至于象“绑架”那样激烈,但整个过程必须体现出是文武大臣们“拥立”的。
秦牧坐定之后,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司马安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
接着由司马安、李源、路振飞、杨廷麟、蒙轲、刘猛、马永贞这些最重要的文武大臣取衮冕加于圣躬。
这个过程也不能由秦牧自己动手,刚才你不愿坐金椅,这个时候却主动去穿戴衮冕,岂不是前后不一,所以啊,必须把谦逊进行到底......
司马安等人帮秦牧穿戴好衮冕,然后退入班,通赞高唱:“排班”。
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
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
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
通赞引司马安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