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内的风大部分都是从西面陆地上吹过来的,尤其是冬季,凛冽的西风伴随着漫天的飞雪,港口内能见度较低、船只靠岸也比较困难。这个时候,防波堤、灯塔、高级别的永固码头等设施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不过在初步算了算账之后,作为南铁公司总裁的莫茗立刻否决了其中一些耗资甚大的项目,比如总长达3.8公里的主防波堤——因为兴南港外海冬季潮高甚大,需兴建高标准的防波堤,否则船只在恶劣天气驻泊时将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在4米水深的兴南河南侧兴建长360米的砖石水泥永固码头三条,这个计划也在莫茗的干涉下进行了修改:水泥永固码头改成了易腐蚀、维护费用高昂的木质码头,以节省前期建设费用。
另外,在水深达7米的奇科河入海口左侧修建一条长180米、宽15米的木质栈桥(停泊吃水深的船只,如战列舰),以及邻近的一条长200米的大型船坞(用于修理船只)。这两个项目倒是真的不能省,尤其是那座船坞相当关键,因为能否对往来的船只进行维护保养及大修小修对一个港口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还有长度达10公里的临港货运公路、货场和仓库(约4.3万平方米的建筑)、露天堆场(7万平方米)、储煤场(1.5万平方米)、火车站及其附属设施(0.4万平方米)。而由于这个港口最重要的功能(转运移民),这里还将修建一个超大型的旅客侯船室、码头管理处、医疗保健处、食水供应处等等。
最后,作为一个码头,其物资装卸及转运设备也不能不添置,这又是一大笔投资。比如用于短距离转运货物的平板轨道车(铁制车轮,重5.75吨)、大型蒸汽起重机、大船靠岸和离岸可能需要用到的蒸汽拖船、蒸汽供水船、蒸汽供煤船、消毒船、小型驱冰船(驱逐较薄的小型浮冰)等等。
总的来说,如果真按照最初的设计计划完工的话,那么兴南港这个港口就现代化程度而言,确实已经是东岸国内最先进的了。也许其就规模来说不算国内最大的(一期工程货物容纳能力2.5万吨,设计最大年货物吞吐量30万吨),但由于其使用了大量代表当今东岸最先进科技成就的新设备、新技术,其现代化程度和转运效率无疑是最高的,铁海联运、铁公联运,在这个码头管理和经营尚十分原始的17世纪,无疑是极为先进的理念。
但这个计划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耗资保守估计将在三百万元以上——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因此,高昂的建设费用就注定了兴南港必须降低规格,同时延长完工期限,以待南铁公司财政宽裕之后再行改建、扩建。于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担任南铁公司第一任总裁的莫茗大笔一挥,将兴南港的建设完工计划延长到了十年,且第一年的投资只有区区二十万元。
这不是他不愿意一劳永逸修建高标准的港口,而是南铁公司手头可用的资金实在不是很多。兴南港第一年投资二十万元,而阿劳坎港(纳塔莱斯)的投资也将达到接近三十万元的样子,两洋铁路两端的这两个港口一年就要花费五十万元的建设费用,这尼玛已经将公司账户里的117.7万元资金消耗了小一半,剩下的钱还要用到很多地方,怎么支应得过来哦!
难道公司才刚刚成立并着手投资,就又要出去化缘了吗?莫茗摇了摇头,决定先不考虑这个问题,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养活本土即将塞过来的本年度新移民。这些新移民的数量大约在一千人以上,几乎全为明人男性,他们将在兴南港沿河地带定居下来,然后利用这里还算丰富的淡水资源和肥沃的河谷淤积地种植农作物、放养牲畜,以尽快将这里的农业搞起来,也省得所有物资都从本土购买,能少花费很大一笔钱呢。
而除了新移民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人将在这几天内就抵达兴南港,那就是刚刚被裁撤下来的原陆军第101连240名官兵。这些人在军部和文官的博弈中被当做筹码牺牲掉了,不过按照双方妥协的方案,这些人甚至可以携带武器被整体编入南铁公司护路队中,用于保护南铁公司在开发过程中的利益不受损害——当然他们以后的工资和维持费用都将由南铁公司全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