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10 钟家旧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钟氏在京中也算大族,人数不少,但却是商户。

    前面一个朝代动乱,这些有钱没地位又跑商的人,在人家眼里就是肥羊,官府日日来要钱要粮,加上跑商南来北往,机遇挑战并存,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很是损失了一些货物和子弟,后来京城钟氏便有些败落了,子孙四散,这都已经是近百年前的事了。

    济安侯最早打下爵位的那位老爵爷,就是散落到江浙之地的一个支脉子弟,只是这天下乱的久了,无论在哪里也不平安,这侯府祖先年轻时家业就败落的厉害,后来便落草为寇,在两湖上当了水匪。

    不过他很好运,有起义军路过,看中了他们这一支盗匪,起了兼并之意,这起义军首领就是如今大晋朝的太祖皇帝,侯府祖先救过太袓一命,又为了太祖的基业把五个儿子和四个孙子全葬送到了战场上,临到老了无人承继家业,不得已从江南那边的远支挑了个孩子过继。太祖立国后也曾有过大杀功臣,但不管杀的血流成河还是成海的,济安侯府也仍旧安稳,就是因为济安侯其实早绝户了,现在的济安侯就是个体现太祖仁德的告示牌。坏事没有他,好事也轮不上他,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也比一般的田舍翁老地主富足体面些,反正济安侯的作用就是传宗接待用的。

    不过有一点,得你安安分分的才行,当初钟氏祖先对太祖那是真心追随,早有言在先,这孩子虽然过继来了济安侯府,但若歁男霸女横行乡里,宗族随时可以请开宗祠,另选有德者代之,据说太祖“涕而允之”。

    说白了就是侯氏祖先求的恩典,反正这一支不是我亲生的,要是有什么恶行,皇上您老人家不要收我的爵位,换个人来承爵就是了。以保证济安侯的爵位也是万世永袭,不至于断了香火传承。而太祖呢,当时立国之初正有心打压那些功高震主的公侯们,当即就答应了,将这钟家做为榜样树立了起来。

    这一来就苦了济安侯钟立昌,既然当年太祖有言,侯位继承人品德不足以承爵时可以另挑有德者居之,那济安侯也就不算铁饭碗了,钟立昌但凡有一点过失,在京城的钟氏族人如果闹起来,就有可能会让他有丢爵的危机。

    这种事在别的侯府上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哪家的宗族会不和带爵位的一支搞好关系,然而在济安侯,就正倒了过来,济安侯钟立昌出身农户,小沈氏出身小商户,济安侯府大部分的钱财也都跟着老侯府陪葬了,济安侯府是真正的一穷二白,除了一个身份,是要地位没地位,要钱没钱。

    两边虽然都姓钟,但济安侯却是南方那边的远支,家中人丁稀少,还自己孤身在京里。反倒是京城钟家一族,因为世代经商,很有些黄白之物。即是嫡支又是宗族,颇有点人多势众的感觉,所以侯府倒常被宗族看不起,钟氏全族的人都随时准备抓济安侯的小辫子好让爵位能换到自己家来。有段时间甚至雇了人专门守着侯府,就是要抓济安侯府的小辫子,想让侯府爵位换人呢。

    后来是侯夫人沈氏给世子求娶了顺义伯白府的嫡千金,白府管着京城五城兵马司其中的一城,有权有势,侯府的这些宗里人才安份了些,但既使如此,老侯爷夫妻那也是谨小慎微的作人作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