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忌……
反正,奴隶兵本身就是奴隶,死多少都没关系。
当然,在奥斯曼人眼中,仆从军的地位也差不多,只不过仆从军的待遇比奴隶兵会好上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奥斯曼人即便对奴隶兵也有战利品分红,每打赢一次战斗,奴隶兵可以获取自身战利品中的一成,并且由于奴隶兵的奴隶身份属于奥斯曼军方,私人财产是可以得到保护的,这里的私人财产只局限在战利品方面。
奥斯曼人用这种方式,在巴尔干地区越打兵力越多,这也是巴尔干各国一个接着一个被揍的没脾气的主要原因。
毕竟,巴尔干各国没有多少火器,人海战术对他们而言几乎是无解的,哪怕奥斯曼仆从军和奴隶兵士气再低迷,一百个打一个也是可以的,顺风仗谁不会啊!
只不过,仆从军和奴隶兵这种性质的部队,伤亡稍微大一点,就会全体崩溃,无论对面的敌人多么稀少!
就好比首次接触的那场遭遇战,上万人被区区数百人用了几分钟时间打崩……
正因为奥斯曼人用这种方式无上限的扩充军队,所有的口粮全部就食于敌,靠劫掠维持士气,所以连奥斯曼军方自己都不知道在巴尔干地区有多少部队!
他们唯一知晓的就是新军和旧军的数目,不过因为旧军的军头在巴尔干地区肆意扩编自己的武装力量,现在连旧军的具体数量奥斯曼军方大佬也不清楚了……
只有不能随便扩编直属于伊斯坦布尔奥斯曼苏丹的新军,数量一直很稳定。
太平军主力进入巴尔干地区后,虽然一路势如破竹,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打过,保持着零战损的辉煌记录,但奥斯曼军队的主力就仿佛被捅破的气球一般,里面的有毒气体散播的到处都是。
分散开来的奥斯曼主力,掌握军权的成为了各个旧军军头,除了新军还算靠谱外,那些军头俨然成为了一个个大号的土匪,好在他们的家人都在伊斯坦布尔,不敢违抗伊斯坦布尔的军令。
就这样,散成一地的奥斯曼大军,避过太平军主力,向着后方穿插过去,如果遇到小股的太平军或者是汉协军,就数个乃至数十个军头带着自己麾下的仆从军和奴隶兵以及旧军聚集到一起,在军衔最高的军头指挥下,靠人海战术押上去。
结果,将太平军后方的巴尔干占领区搅得一团糟,汉协军可没有太平军能打,他们看到人数比自己多出数倍的奥斯曼大军时,往往都会选择龟缩在城市里防守,这样一来,为奥斯曼军队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
太平军主力很快发现这么打下去除了将巴尔干地区变成一片白地外,并没有多少作用,理所当然的,太平军主力跟奥斯曼军队做了一个同样的选择,将主力分出数十股,以营级为基础作战单位,向整个巴尔干地区扩张!
反正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主力已经自己散开了,太平军并不担心分兵会遭遇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