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梅院定国计(二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重建……西域都护府?!

    赵曙微微愣住了,西域都护府,那是多么遥远的称呼啊!

    自从安史之乱后,西域都护府,就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吧,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剑南道和辽东都护府!

    “十一郎,你此话当真,你可有仔细考虑过,重建西域都护府的难度?!”赵曙压抑着内心莫名升腾起来的激动,沉声问道。

    辛羸微微一笑,点头道:“西域都护府的重建,势在必行,其中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臣也已经有了自己的考量。”

    “哦?!”赵曙眼睛微微一闪,问道:“那你好好给我说说。”

    “五点!其一,西域多良马,大宛汗血宝马虽然已经极为少见,但终究还有,而且,除了汗血宝马之外,也有其他多余的良马,乃是我大宋必争之战争利器!”

    “其二,吐蕃之威胁,想要除掉吐蕃这个威胁,光从中原出兵,百年亦无可能做到,毕竟,吐蕃多高山雪原,大宋禁军,无法适应其中环境!可若是能重建西域都护府,东西两路一起发兵的话,除掉吐蕃,最多五年!”

    “其三,西域之大唐遗民,历史记载中,倒是说天宝年间,因安史之乱,高仙芝才不得不放弃了西域都护府,但陛下想必也清楚,安史之乱还没发生的时候,高仙芝已经败了,而且,高仙芝身为异族,每逢作战,皆以数万汉家二郎性命去填,故而,那些大唐遗民,实际上都是高仙芝所抛弃的,可即便如此,大唐遗民们,依然在坚持着他们是汉人的根本!近乎三百年的坚守,臣以为,有必要将他们接回中原,并为他们出气,毕竟,汉时陈汤便曾说过‘有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其四,西方之地,也有着诸多我大宋不曾有的东西,例如大马士革钢,此等钢铁,铸就出来的兵器,尽皆削铁如泥!大宋若欲图强,此为大宋必争之物。”

    “其五,陛下想不想……成就汉武唐宗一般的英名?!”辛羸说完,直勾勾的看着赵曙。

    赵曙本就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好皇帝,其勇气,乃是北宋诸多地王中最高者,其见识谋略更是远胜他的儿子宋神宗,唯一可惜的就是,历史上的赵曙死得太早,否则未必就不能给大宋百个世纪的繁华强盛,未必就不能如同汉代的文景之治那般,在后世留下个仁英盛世。

    可惜,死得太早,继任的神宗二十不到,血气方刚之间,自然少了几分顾虑,不似赵曙这般稳重,便是任用王安石为相,急切于变法革新,终究将大宋带入了下坡路。

    赵曙目光微微闪烁,他可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形容西域那块土地,而在辛十一之前,所有的士大夫也好,还是将军武人也罢,或者是儒教文宗,天下之人,人人皆以为西域乃弊土,没有丝毫价值。

    可以说,纵观整个中原五千多年的历史,除了秦始皇有过往西的想法,以及隋炀帝也有过扩张的想法外,便是汉武帝,也只是打退了匈奴,便回家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了。

    而继承了隋炀帝积累的大唐,也是如此,瞧不上四夷土地,于是,唐太宗李二,得了个天可汗的虚名,便止兵。

    否则,以继承了隋炀帝二十载积累的李二,在有着隋炀帝在前面顶着那些流言蜚语和各种残暴不仁的名声,李二其实有机会将整个大唐塑造得如同之后的元朝一般,领土能够覆盖整个亚欧非大陆!

    辛羸慢慢的等着,他相信,在他如今这个时代,不管是此时的赵曙,还是之后的神宗赵顼,这两位最具雄心壮志的北宋皇帝,一定会他提出的这些东西感兴趣的!

    也幸好,他是来到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两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最为开明的皇帝,若是早一些,遇到仁宗,辛羸这番言论,绝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庆历新政之后,仁宗皇帝其实早就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他只想着照顾好大宋。

    若是再玩一些,遇到神宗的儿子哲宗,或者哲宗的兄弟徽宗,那么,这种扩张的想法也是断然不行的,因为,哲宗太懦弱,毕竟是少帝,一切由高皇后做主,而徽宗,这就是个被国家大事耽误了的画画儿的,江山什么的,扩张什么的,远远没有他的一幅画重要。

    片刻后,果然就如同辛羸猜想的那般,赵曙呼吸略微有些急促起来:“若按十一郎你所说,这西域都护府,还当真必须得重建不可,只是,这中间涉及到了太多事情啊!”

    微微叹了一口气,赵曙道:“朝中必定有人百般阻挠,便是你恩师欧阳修,也不见得会同意你这向外扩张的想法,毕竟,儒家讲究内王外圣,对外谦和,对内严苛,严于律己,你以为历朝历代以来,为何不管是明君也好,还是昏君也罢,为何都对依附中原的小国如此优待呢?!全都是儒教那群人啊!”

    赵曙摇了摇头,中国虽然不像西方那些国家一般,教权高于皇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占据主流的儒教,在某些程度上,是一直在通过某种道德制高点来限制皇权的。

    那是从道德上出发的压力,除了敢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和那个放荡肆意、乾纲独断的隋炀帝,整个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帝王会不受到儒教的支配。

    便是魏晋年间,在发现汉朝的灭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儒家书生之后,一转儒教独尊,换为道家思想为主流之后,他们依然被那要死不活的儒教给紧紧的限制着!

    此时的赵曙也是如此,儒教对于让整个社会变得有序,对于治理国家的确有益处,但,凡事皆为双刃剑,儒教在利于社会利于社稷的时候,却也同样用他规范社会的那一套道德,阻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以说,辛羸想要改变大宋的结局,想要改变中国被异族凌辱的结局,他所要对抗的,归根结底,并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不合理,而是整个雄踞中华五千年的儒教!

    不要以为在宋代的时候儒教没有五千年,严格意义上来说,自从西周趁着商朝攻打东夷灭了商朝之后,儒教就从周礼那一套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