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先生身负重任,岂能自处险地?”
刘晋戈和袁象的说辞都基本相同,总之就是邓名太重要了,如果非要建昌和邓名两者选一个,那他们肯定选邓名的安全第一。
而且他们也不认为邓名不去建昌就一定有危险,用袁象的话说就是冯双礼都被朝廷封为庆阳王了,那他怎么也得有点本事,一定能够稳住建昌的形势。
见袁象反对得如此激烈,支持邓名的周开荒也变得态度暧昧起来,不再出声支持邓名的决定,而是躲到旁边一声不吭。
“如果国家不存在了,我还重要么?”
邓名知道这几个人都视自己为宗室,就摆出一副皇家的派头来——不得不承认,邓名觉得装皇家子弟确实能让人的虚荣心得到不小的满足:“袁将军和刘将军都是忠贞之士,为国无暇谋身,对我来说则是为国就是为自己,更应该不落人后才对。”
见袁象和刘晋戈还有再劝的意思,邓名便道:“我已经下定决心,若是你们还是不同意,那我就让督师把你们留在奉节,这次出行可能会遇到危险,我需要与我同心同意的兄弟伙伴,如果你们觉得不妥我也不勉强,总比路上再闹分歧好。
我会再向督师要两个人,”
说着邓名扫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周开荒:“若是周千总也不赞同的话,我就要三个。”
刘晋戈闻言大怒:“邓先生把我们的一番好意当成什么了?”
话才出口刘晋戈就发觉自己的态度好像有问题,他刚才苦劝邓名不要冒险是听从父亲和师爷的交待,可现在突然又想起师爷说过要“事君唯忠”
,凡事不要和邓名争辩,更不要当出头鸟去反对邓名的决定——这交待明明是自相矛盾了嘛。
陷入困惑的刘晋戈话才说了一半就变成了哑巴,边上的袁象替他补上了后半句:“既然邓先生已经有此决心,卑职誓死跟随。”
周开荒没有说话,只是向着邓名重重一抱拳。
“好吧,都去准备一下,我们明rì就要出发。”
……当晚文安之就做好了预备工作,给邓名一行的干粮、武器也都再三检查,最后文安之还把邓名找来做最后的交待:“庆阳是蜀王的旧部。”
“哦?”
邓名对这话有些不解。
文安之早就料到邓名不懂,后者在这方面闹出过不少笑话,第一次说到蜀王的时候邓名还以为蜀王是明宗室——其实蜀王被西营杀得绝嗣,永历把这个王爵封给了曾经的西营王子刘文秀,这还导致很多川军心中不满。
“蜀王和晋王有些不和……”
既然文安之已经了解邓名是个派系一窍不通的人,现在就不会再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给他讲解起来。
由于李定国软禁刘文秀到死,还把刘文秀的很多部下都归为“旧秦兵”
——指他们是孙可望派,所以刘文秀的部将暗地里对晋王有意见。
文安之的意思就是邓名到了建昌后,要多对冯双礼强调建昌对朝廷的重要意义,话中最好少提晋王李定国,免得惹冯双礼不快:“庆阳公忠体国,但……”
文安之说的话让邓名心里顿时又是一个疙瘩: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在意这个?之前文安之就给邓名讲过很多类似的注意事项,他知道文安之在四川这个派系众多的地方做督师必须要注意这些,也很清楚文安之不厌其烦地给自己讲这些完全处于爱护好意,是为了明军的团结,但邓名还是不能不感到荒谬——不是觉得文安之荒谬,而是觉得这个时代还有南明实在太荒谬了,都已经被满清打得快要无立足之地,但门户之见却依然这么重。
军队要分闯营、西营、嫡系;西营里又要分晋王系、蜀王系、秦王系;不仅仅是西营,闯营和嫡系里面也是乱七八糟的派系。
“督师放心吧。”
邓名向文安之保证:“我一定不会在庆阳面前说晋王什么好话,也不会说要他坚守建昌保证晋王退路,免得他一赌气撤去成都了。”
文安之听出了邓名话中的嘲讽之意,不过他也知道这并非针对自己,他轻轻叹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
.T
少年强,则大汉强!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作为一个富二代,我很无奈。老婆是兵王,我压力大呀。...
前世她瞎了眼蒙了心,为了渣男亲手害死了挚爱,落得一尸两命的下场。重活一世,回到十五年前,姐妹合谋害她,渣男居心叵测,姨娘心狠手辣,亲娘轻信她人呵!这一次她不再隐忍,该杀的杀尽,该毁的毁绝,反正有人撑腰,她再也不惧任何人!摄政王,大事不好,王妃她踢断了新皇的一条腿!坐在真正龙椅之上的紫衣男子闻言宠溺一笑那便废了新皇,重立一个。...
杀一是为罪,屠万却称雄。纵横生死间,去留我从容。杀到尸成山,挥刀裂苍穹。屠得万骨枯,血染江山红。吾敢执刀闯天路,重整山河踏征途!喜欢古代军事战争的请猛戳!...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
南齐权倾朝野的奸相容琛迎娶罪臣之女苏如禾过门,消息传扬开来,天下震惊!听说,苏家小姐没品没貌听说,苏家小姐善妒成狂听说苏如禾拍桌而起,是谁在散布谣言!丞相大人唇角轻扬,谁说夫人没优点?至少,活好麻利,本相很满意。苏如禾咬牙,滚,我要休了你!丞相大人勾勾手指,乖,不要闹小脾气,今夜定喂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