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来的说法是旗鼓相当,那就是一半对一半。
现在呢,是不是要两千对一千了?”
邓名一边说一边对众人笑道:“那就是我们二十人要对付多出来的一千,总比在万县时强。”
大家知道,此行按理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毕竟冯双礼是一军之主,在他的权威下,主张投降的人难免心虚,心虚就胆气不壮;而且冯双礼对军中的士兵来说还是恩主,只要他坚持不降,那违背他意志的人就是叛徒,士兵们就算嘴上不说,也会发自内心地鄙视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
……建昌。
冯双礼愁眉不展地坐在县衙里。
从云南带来的三千人已经跑了四百多,得知永历天子又一次远遁后,建昌的形势已经彻底失控,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提什么为大明继续战斗下去的话了。
为什么还要战斗?连天子都不愿意为这个国家战斗,在将士们为他能够坐稳皇位而流血牺牲的时候,天子倒用行动明确表示他不愿意为这个皇位冒任何风险——他不认为皇位值得自己去冒险,更不用说为此去努力奋战、拼命流血。
一个部将从门口走进来,恭敬地向座位上的冯双礼行礼,然后走向前来,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平西(吴三桂)那边又来信了。”
冯双礼挑眼看了一下,来人是心腹军官狄三喜,多年来一直跟随在自己左右,在得知永历出逃前一直倾向主战派。
“我不投降。”
冯双礼摇摇头,他很清楚吴三桂来信是为了什么,也知道现在部下们的心思。
“是为了老大王吧?”
狄三喜轻声问道。
冯双礼是孤儿,自幼被张献忠收留抚养,对张献忠有一种类似儿子对父亲的尊敬和热爱。
因为张献忠是与清兵交战时战死的,那么清廷就是冯双礼的敌人。
冯双礼没有说话,狄三喜悲伤地又问了一句:“王爷,我们现在为谁而战?”
依旧没有得到回答,冯双礼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他视之为父亲的张献忠战死了,所以他转而效忠孙可望;西营接受永历的招安,冯双礼成为了明朝的臣子,跟着刘文秀去四川继续与清兵厮杀;孙可望要篡位,冯双礼不反对,因为他忠诚于西营;但孙可望投靠清廷以后,冯双礼是否与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交战?他打不过也不愿意打,考虑再三还是投降了,因为李定国和刘文秀都是西营的人,都不是他的敌人。
刘文秀死后,李定国把冯双礼及其手下定为“老秦兵”
,对他们百般提防。
冯双礼尽管不满,却没有让这种情绪影响自己的行动,他拒绝了清军的劝降,即使孙可望给他写来亲笔信。
直到领兵来建昌,冯双礼还是继续效忠明朝。
和这个时代的绝大数人一样,一个效忠的对象是他不可缺少的东西,冯双礼和他手下的将士需要一个为之而战的目标。
可是永历皇帝又弃国了。
冯双礼还守卫建昌做什么?他为谁而守?为死去的张献忠、刘文秀,为投降清廷的孙可望,为不信任他的李定国,还是为抛弃天下的永历皇帝?“我不投降。”
冯双礼再次重申道。
狄三喜脸sè一黯,就要退出去。
“但我不拦着你们。”
在狄三喜退出去之前,冯双礼又说道:“兄弟们跟着我这么多年,我没有本事,不能带着大伙儿共富贵,但也不会让兄弟们陪着我去死。”
.T
少年强,则大汉强!这是一个侠气纵横,意气风发的时代。胯下千里马,掌中宝雕弓,匹马踏匈奴,三箭定天山。功名自当马上取,大汉雄风万里扬。...
作为一个富二代,我很无奈。老婆是兵王,我压力大呀。...
前世她瞎了眼蒙了心,为了渣男亲手害死了挚爱,落得一尸两命的下场。重活一世,回到十五年前,姐妹合谋害她,渣男居心叵测,姨娘心狠手辣,亲娘轻信她人呵!这一次她不再隐忍,该杀的杀尽,该毁的毁绝,反正有人撑腰,她再也不惧任何人!摄政王,大事不好,王妃她踢断了新皇的一条腿!坐在真正龙椅之上的紫衣男子闻言宠溺一笑那便废了新皇,重立一个。...
杀一是为罪,屠万却称雄。纵横生死间,去留我从容。杀到尸成山,挥刀裂苍穹。屠得万骨枯,血染江山红。吾敢执刀闯天路,重整山河踏征途!喜欢古代军事战争的请猛戳!...
失足之间,重回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的年代。这一年,不仅仅是个人的重生,更是整个民族的重生...
南齐权倾朝野的奸相容琛迎娶罪臣之女苏如禾过门,消息传扬开来,天下震惊!听说,苏家小姐没品没貌听说,苏家小姐善妒成狂听说苏如禾拍桌而起,是谁在散布谣言!丞相大人唇角轻扬,谁说夫人没优点?至少,活好麻利,本相很满意。苏如禾咬牙,滚,我要休了你!丞相大人勾勾手指,乖,不要闹小脾气,今夜定喂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