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心里舒坦。”
梅长湖此时心里确实舒坦,从张家手里买来的一百多亩地都是好地,今年又是丰收年,收成可好着呢。
“梅老爷,来看地呀。”
家里小孙子来地里送信,说是梅家人来了,白里正正想去梅家走一趟,没想到在地里就碰上了。
梅长湖笑着跟里正道:“里正家的水稻长得不错,一亩地总要比去年多收两斗吧。”
里正咧嘴笑:“能的,能的。
我正想找梅老爷说呢,今年村里丰收,粮食收得多,想往外卖些,托您帮着问问价,别叫大家伙儿吃亏。”
“应该的,过几日我叫管家去各家粮铺里打听打听。”
“哎,那我就替大家伙儿先谢过梅老爷了。”
“里正别客气,我家虽是外来的,在清溪村住了许多年,又生了孩子,咱们都是一家人。”
“哈哈,梅老爷说的是。”
当年正逢战乱,梅家一个外来户想迅速站稳脚跟,肯定要好好打算一番。
清溪村不是一姓村,不像一姓村那般排外,梅家买了清溪村大地主张家的房和地厚,为了拉拢跟村里的关系,梅长湖帮村里建了两间土屋当私塾,花点银子请了个老童生教书,清溪村的人就把梅家当自己人了。
平日里,梅长湖帮村民问问粮价,村民在县里遇到事儿了,请梅长湖出面说句话,这都是梅长湖跟乡亲之间的默契。
里正陪着梅长湖去地里走了一圈,待到快用午食时,梅长湖热情邀请里正去家里用午食,里正推说家里已经做好了,下回,下回。
梅长湖也不强邀,在路口跟里正说了两句秋收后的徭役,县里要修路之类的事儿,就各自家去。
风雨将至
于氏在房里歇息了半晌,待到下午就缓过神来了,休息足了,跟林氏、阮氏说笑都有力气了。
孙浔和梅长湖两人在院子里下棋,听到屋里的说笑声,孙浔笑着跟梅长湖说起秋粮的事。
“这一二年里风调雨顺,都是好年景,今年的秋粮只怕卖不上价。”
梅长湖也有所感:“粮价若是想卖高一些,只能往北方卖。
可今年关中、江浙这些产粮区也丰收了,若要是往北卖,从关中运可比从巴蜀运去北方便宜。”
“若是要在本地卖,只能卖给酒坊了。”
叙州府附近的州县,酒坊可不少。
“新粮若是卖不上价,百姓们卖了去岁没吃完的旧粮,存下今年收的新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孙浔落下一子,淡淡道:“就算去岁也丰收了,普通百姓哪能存下多少粮食。”
普通农户之家并没有多少良田,交税后剩下的粮食也不会放开了吃。
就算是丰年卖粮,那也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卖粮得的银钱家里另有他用,如翻修房子,娶媳嫁女,家里裁剪两身新衣裳,哪里都是花销。
对普通百姓来说,哪有旧年存粮卖,每年卖的都是新粮。
孙浔看着梅长湖笑道:“也不用丧气,这十余年,清溪村年轻一代的孩子识得几个字,也敢去县里找活儿干,皆是有赖于师弟你在村里修的村学,清溪村已经比周围其他许多村过得好了。
只要朝廷安稳,百姓有空休养生息,以后会更好。”
梅长湖也为此高兴:“当初修建村学也是临时起意。”
长辈闲聊的闲聊,下棋的下棋,渔娘在家待不住,换了身轻便的衣裳,带着丫头婆子出门去了。
“渔娘,你上哪儿去?”
“去山上瞧瞧,虽已入秋了,天气还炎热,我想去南山上瞧瞧还有没有菌子。”
从部队退伍的杜宇成为偏远山区的小村长,自此发誓要做个好官,振兴一方经济。故事从平凡开始,从小村落走向大城市,创造一个完美的神话。轻故事,搞笑轻松,贴切生活,以及小人物的奋斗,当然,还离不开美女的诱惑哟。...
新书已布,玄幻力作,恨天神皇17kcombook688424htm1...
喜家有四胞胎,长女聪慧温婉爱读书,二女端庄内敛擅绣技,三女文韬武略会武艺,而她,文不如大姐,武不如三姐,绣艺不如二姐,唯一的只有那多出来的二十几年记忆且看喜家小四的幸福生活。...
本来是为了逃离一个女人选择回国,没想到更新时间前3W字每天一更,之后每天2更保底。加更规则打赏玉佩加1更,皇冠加10更(分期完成),金钻300加1更。...
农大毕业生王国辉,老坟偶得阴阳镜,一面断生死,一面肉白骨,执掌阴阳乾坤,无所不能!借助仙家法宝,他拓荒地,种神药,治佳人,酿佳酿,一手揽富贵,一手揽红颜,一步步走向巅峰,成为睥睨华夏的无敌小神农!...
商人,得财货下等,得权势中等,得天下者!大老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