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清明不是桃杏花,千里万里无人家
说这话的时候,庄调之只觉得自己的舌头打了结,一句最简单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好。
他实在太激动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有机会见到新城王大司马。
“新城王大司马”就是大家对王象乾的敬称,王象乾做过兵部尚书,大家都习惯用大司马来敬称兵部尚书,但是王象乾可不是一般的兵部尚书。
从隆庆五年中进士开始,王象乾官场沉浮整整五十年,中间不知道坐镇多少边关统领大兵,最后还做到了兵部尚书,其间还兼任过户部尚书,出将入相,对于庄调之这样的山东士子来说,王象乾就是人生偶像。
王象乾感觉到了庄调之的紧张,他扫了庄调之一眼,正声说道:“庄贤侄,坐!”
只不过扫了一眼说了一句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庄调之的心情一下子就平缓下来,他赶紧按照王象乾的吩咐坐了下来,还偷偷扫了一眼王象乾。
与他想象不同,去年因病乞休的王象乾精神极好,虽然已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但是他身体健朗得不像话,看起来倒象一员五十出头的老将,声音更是清脆明亮中气十足,听在庄调之耳中绝不像一个老年人的声音,倒更像是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看到王象乾身子骨比自己想象还要好,庄调之不由松了一口气,只是他刚刚缓过劲来,王象乾就开口问了他一句:“贤侄从莒州来?”
“是的!小侄从莒南大店庄来!”
庄调之又不由兴奋起来,大店庄庄家也算是山东小有名气的家族,整个大店庄都是庄氏族人,人丁特别兴旺,特别是万历四十年,他的堂兄庄谦中了举人以后,家业更是蒸蒸日上。
但是大店庄家跟新城王家一比,那真是判若鸿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庄家两百多年才出了一个举人,可是新城王家这一代人就出了十几个进士与武进士。
他到新城来虽然是抱着增长见识的想法,但是从来没指望过能见过王象乾这位新城王家的当家人,王家能派个举人、拔贡来接待他,他已经是觉得荣幸至极,哪料想王象乾不但请他进来谈话,还要单独接见他,回到族中说给同宗不知道有多荣耀。
“大司马说的对,小人是从莒州大店庄来,族兄庄谦还托我向大司马问好,祝大司马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王象乾记忆力很好,一下子就记起了庄谦是谁:“庄谦庄贤侄今年是要进京赶考了吧?”
“是啊!”
“那此去必定一鸣惊人,金榜题名。”
两个人的对话本来非常没有营养,只是王象乾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今年莒县雨水如何?大约有几分雨水?”
庄调之思索了一会才答道:“大约有四五分吧?”
王象乾又问了一句:“那今天你们庄家的夏粮又有几分收成?”
王象乾当然是以正常年份的收成作为十分,而庄调之不由犯了难,他犹豫了好一会才说道:“应当有七八分吧?”
王象乾又扫了庄调之一眼,声音虽然不严厉,但总有一种不威自怒的气概:“说实话!”
王象乾官场沉浮五十年,庄调之却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而已,怎么会是王象乾的对手,当即说了实话:“雨水实在不好,现在又遇到倒春寒,今年的夏粮至多应当不过六分!”
大店庄氏在临沂居住了两百多年,经营有方,而且族中也陆陆续续出一些功名,因此水利设施自然要比一般的庄户人家完备得多,哪怕遭受了春旱与倒春寒,庄调之仍然觉得有正常年份六成收成的希望。
只是王象乾却觉得问题特别严重,连大店庄家这样的世家豪门都只敢说最多只有六成收成,那普通的庄户人家减产又到什么程度了,搞不好了很多地方只有正常年份三分之一的收成。
因此他当即以郑重的语气叮嘱庄调之:“调之!”
庄调之觉得荣幸至极:“小侄在!请大司马吩咐。”
“你这次回大店庄老家以后,赶紧通知你族中先辈,今年或许有大旱天灾,稍不经心就可能饿毙无算,让他们一定要做好准备,有备方能无患。”王象乾告诉庄调之不可掉以轻心:“这件事千万不要马虎,一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